发布日期:2024-09-11 09:54 点击次数:98
* **安全可靠:**受监管机构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和交易透明。
6月19日上午10时,浙江省“科技成果淘宝拍”首期成交7项成果,交易额达330万元。通过在线拍卖的方式,浙江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定价和技术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在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阶段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激发创新活力?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科技成果转化更强调市场化。政府方面,浙江省推出不少产业政策,旨在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2023年以来,浙江出台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意见》等关键文件,为企业作为科创主体进行技术升级打开通道,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
在受访专家看来,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技术,但技术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浙江近年来推进的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堵点,畅通技术的供需匹配,也为了在市场应用场景中评价技术价值,减少价值错配和技术交易风险。
发挥企业主动性
2023年7月12日9时,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同年12月9日7时,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再次发射升空,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发射背后用到的技术之一,“液体火箭液氧甲烷涡轮泵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技术成果由浙江理工大学、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也获得2022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蓝箭航天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浙江理工大学流体工程团队与蓝箭航天紧密合作,突破技术瓶颈,率先开发出适用于80吨和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双低温同轴涡轮泵,实现了在朱雀二号液氧甲烷液体火箭的装载使用。
企业有需求,高校有技术,在具体产业化的过程中,技术得到了实际应用,真正发挥出创新的价值。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子洁能”)在2019年11月立项实施了年产3000吨蛇形管智能化制造流水线项目。目前,西子洁能正在开展整体智能化生产改造。
不只行业龙头企业,在浙江,大量中小企业也在积极寻求技术突破,期望用科技创新带领企业进一步发展,在行业中持续领先。
今年1月,浙江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市场导向的项目立项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科技成果全量汇交机制、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
尤其强调,推广“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围绕产业关键共性问题开展攻关。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技术,但另一方面技术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浙江近年来推进的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堵点,畅通技术的供需匹配。浙江明确提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科创主体,搭建平台进行一站式技术交易、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定价,在市场应用场景中评价技术价值,减少价值错配和技术交易风险。
面对科技创新成本持续升高,且越来越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态势,近两年,浙江省出台政策意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技术、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组织“项目群”攻关。
西子洁能于2021年建立了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工作站主要围绕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两大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2020年,西子洁能与浙大合作的先进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成立;同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能源科技研究院成立。2023年,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成立。
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叶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企业与高校联合技术创新,能提升西子洁能市场竞争力。依托浙大科研力量,共同攻关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难题,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同时,也为公司稳步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平台化对接带来“乘数效应”
以往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技术价值评价难、转化服务体系化不足、容错率低等问题。受制于各类复杂因素,一项科技成果被研发出来后,很难迅速得到市场转化,有时也被长久放在“抽屉”里,造成资源浪费。
浙江提出,建立职务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机制,对取得知识产权之日起满2年且无正当理由未实施转化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纳入“先用后转”实施清单,通过“浙江拍”公开挂牌等方式依法强制推动转化。对于取得知识产权之日起满3年且无正当理由未实施转化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可以按有关规定许可有条件的企业有偿或无偿实施。
此外,浙江还完善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对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经认定视情免除其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转化过程中未进行资产评估、作价投资发生亏损、探索性改革举措失误等产生的决策责任,“安心屋”审批流程、收益分配等可作为履行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的重要依据。
浙江财经大学孙伟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启动职务成果转化“安心屋”数字化应用场景2.0,搭建成果转化全流程电子化通道,成立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生态联盟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浙江形成了转化平台市场主导、主体活力充分激发、政策制度保障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打造了充分开放、协同并进、实效实用的技术市场生态。
除了浙江政府推进的转化平台,浙江不少高校也成立技术转化公司,搭建起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平台。
宁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邵一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高校注重横向课题开拓,宁波大学2023年创办了宁波宁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聘请一批有法律、经营基础的人员专门跑市场,成立技术转移专业机构既能和企业、地方产业平台持续互动,也可以帮老师进行项目对接。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数量多。“以往,中小企业想要对接技术,进校门有些难,多是个体化的技术对接,现在高校自己成立技术转移公司、搭建技术转移平台,可以打通更方便的对接方式。”邵一骏说。
“我们学校的专利资源也盘点完成,上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平台系统,也参与政府‘揭榜挂帅’的项目对接,各方面转化的资源都能够盘活利用,高校源头的科技创新也能激发出更多的产业应用,带来多方受益。”邵一骏说。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助理、浙大知识产权管理(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来看,依托浙大创新要素集聚的禀赋生态,将项目的发现、评价、运用、增值等环节串成一个链条,形成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与学校促进学科交叉发展融通推进。
童嘉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难点之一在于,很多超前技术难以用传统的评估方法确定未来的价值,此前往往被低估或者高估,现在浙江强调的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能使技术成果通过市场需求确定价值。
据童嘉介绍,现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许可、转让、作价投资等三种主要方式。企业基于“商品”的思路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系统完整,因此需要学校的技术团队持续提供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以专利的许可和作价投资的方式,可以让科研团队和企业深度绑定,和企业共同研发,持续服务,也能支持学科进一步发展。
“我们目前也创新性地做一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分配的改革,例如将对科研团队的现金奖励转为预研科研经费支持,也建立了溢价分成机制,鼓励针对企业完整技术需求,不同学科的科研团队可以相互介绍、交叉合作推荐技术成果,由科研团队自己做‘技术经纪人’,实现技术价值最大化,而溢价的部分利益,可由团队间合作协商分配。”童嘉说。
创新是国家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转化从某种意义上是科技创新、全面创新发展的“最后关键一步”。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肖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可借鉴经验。
肖文认为,围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浙江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以“市场之手”激活转化动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不断迭代升级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形成技术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转化模式。
浙江还完善成果转化保险产品体系,探索建立“政府补一点、保险赔一点、企业出一点”的风险补偿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保驾护航”。浙江也“携手”金融机构实现技术与资本的高效融通,畅通技术与资本对接渠道,助力“IP”成功转化为“IPO”。
此外,浙江通过把民营资本的市场机制和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从而形成转化平台市场主导、主体活力充分激发、政策制度保障有力的转化新格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股票配资哪